欢迎访问滕州市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网站 今天是:

党建之窗

你所在的位置:首页>党建之窗

推动垃圾分类成为社会文明新时尚

发布日期:2021-07-29

垃圾分类看似“小事”,实则是“大事”,更是一件“非常难”的“简单事”。办好垃圾分类这项民生“关键小事”,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,关系节约使用资源,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需要的一个重要方面,更是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。

  改革开放40年来,我国经济飞速发展,但也付出了环境污染的沉重代价。其中一个突出问题是垃圾污染越来越严重,“垃圾围城”“垃圾下乡”成为城乡发展的“痛点”,对垃圾进行分类和无害化处理已迫在眉睫。近年来,我国垃圾分类取得了实质性进展,截至2018年底,已有21个省(区、市)出台垃圾分类实施方案,直辖市、省会城市、计划单列市和部分地级城市等46个重点城市均已开展垃圾分类投放、收集、运输和处理设施体系建设。其中,41个城市已开展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,14个城市出台了垃圾分类地方性法规或规章,23个城市将垃圾分类立法列入立法计划。据2018年的一项入户调查结果显示,46个重点城市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的家庭占38.3%,较2017年增长11.4%。垃圾分类逐步成为社会文明新时尚。继续保持和推动这一新时尚,可从政策落地、变革思想观念、实践养成三方面加以努力。

  首先,要以政策落地生根为保障,推动垃圾分类走深走细走实。

  关于垃圾分类工作,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,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,提出“两个要”的具体要求,为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。国务院及有关部委相继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,对垃圾分类作出制度性规定,提出落实具体时间表。目前,以法治为基础、政府推动、全民参与、城乡统筹、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顶层设计基本成型。

  顶层设计与具体落实相生相伴,辩证统一。在垃圾分类顶层设计基本成型条件下,破解垃圾分类难题的根本性问题,就在于把已有的政策和规章制度落实落细落地。只有已有政策实现落地,才能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。地方政府作为垃圾分类工作的主体,理应主动承担起政策落地的主要责任,在因地制宜谋划、配套设施建设、政策规章细化等方面下功夫,着力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细走实,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
  一方面,政策落地需因地制宜。我国地域广阔,东西差异、城乡差异、国民素质差异等较为明显,简单套用政策显然是不合理的。全面系统推进垃圾分类工作,需要地方政府以全局、综合的思维统筹谋划,因时、因地、因人作出具体安排。在实际操作中,可探索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等区域协同推动的具体举措,实现区域整体化推进格局。同时,要建设和改善配套设施,特别是注重建设与垃圾分类投放、分类收集、分类运输、分类处理各环节有机衔接的配套基础设施,统筹解决“先分后混”问题。另一方面,政策落地需推动完善地方政策法规。可按立法程序提请当地人大常委会审议,开展地方立法,对中央政府相关政策进行细化分解。对垃圾分类法规制度执行情况,可组织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进行专项视察。此外,可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地方党委、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和绩效考核评比,结合各地实际实施考核评价。

  其次,以思想观念变革为根本,推动垃圾分类从“要我分”向“我要分”转变。

  垃圾分类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贯彻绿色发展理念、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具体行为,也是一场发展观的深刻革命。长期以来,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认识的限制,随手乱扔垃圾、垃圾混扔等情况已成为人们的日常习惯,在思想认识上也是根深蒂固。不少民众行为习惯上没有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自觉,思想观念上也尚未实现从“要我分”向“我要分”转变。思想观念的变革是根本性的变革,也非朝夕之功。在当下,垃圾分类工作更需要多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,而其中最关键的莫过于学校和家庭。

  垃圾分类应从娃娃抓起。孩子是社会发展的未来,他们的思想行为习惯决定着将来社会的主流思想行为习惯,抓垃圾分类工作,根本上需要加强对孩子的宣传教育和引导,促使其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。在这过程中,学校教育和家庭榜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

  教育部门应围绕垃圾分类相关主题,编写相关学习教材,并推动在学前教育、义务教育阶段将其作为必修课程予以植入。学校在课堂教育过程中,应注重从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入手,引导学生自觉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。同时,还可通过社会实践课程,组织学生经常性地到垃圾分类处理的相关场所进行学习观摩,更好推动认知与行为的统一。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,父母和长辈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影响将是深刻而长远的。应主动通过社会宣传引导家长认清垃圾污染的危害,从孩子行为习惯的根源着手,为孩子树立正确的垃圾分类观念,促进下一代人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,增强公共意识,提升文明素质。

  垃圾分类工作事实上是一件“功在当代、利在千秋”的事业。日本和德国两国从开始倡导到规范化运作经历了至少20年,这20年最为根本的就是实现了国民思想认识的深刻变革。我们不应急于求成,而要立足长远,通过代际更迭与“以小孩影响大人”的方式,推动思想认识实现深刻变革,并指导行为实践从“要我分”向“我要分”的转变,逐步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正规化。

  再次,以精细化治理为抓手,推动垃圾实践养成。

 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。据统计,我国每年产生的城市垃圾中,被丢弃的“可再生垃圾污染资源”价值至少高达250亿元。垃圾分类做好了,既节约了资源,又消除了污染源,还能变废为宝,还人们一个清新宜人、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。

  一是工作重心下沉社区。社区是垃圾分类的基础单元,家庭是垃圾分类的细胞。社区要通过多种方式,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,并结合道德评议委员会等工作抓手,形成道德和社会责任约束,让每一个人把是否按照规定对垃圾进行分类、投放以及正确使用垃圾袋等,作为评判公民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标准。充分发挥居民主体作用,社区居委会、业主委员会、物业管理公司“三驾马车”齐心协力,调动各方力量共建共治共享。同时,街道(镇)、社区等可组织干部、督导员、志愿者进家入户开展宣传、示范和督查检查,将硬性规定与柔性指导相结合,提升居民垃圾分类知晓度和参与度。

  二是持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。当前,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不平衡,脏乱差问题在一些地区还比较突出。要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,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。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,推进农业清洁生产,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,实施生活污水处理、生活垃圾处理、饮用水源地保护专项工程,加强村域规划管理,开展农房及院落风貌整治和村庄绿化美化。

  三是推动垃圾分类精细化治理。垃圾分类是一项精细复杂的系统工程,需要系统谋划,全链条推进。分类投放、分类回收要与末端处理和资源利用相衔接,分得精细、分得合理。分类运输是关键环节,要加大建设与投入。以科技进步不断推动和促进垃圾分类的后端改良。结合智慧城市建设,充分利用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成果,支撑垃圾分类的收集、运输、处置和监管,提高垃圾分类工作效率。以“共享”理念及时破解处置环节的“邻避效应”问题,通过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等方式,与厂区周边村镇共建,变“邻避效应”为“邻利效益”,让人民群众分享垃圾分类的成果。

来源:福建日报

Copyright © 2021 滕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技术支持:滕州信息港
地址:滕州市学院路100号 电话:0632-5829106 鲁ICP13016809号-1